以下是關于實驗室通風系統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的詳細說明:
1.現場勘查與需求分析
施工團隊需全面了解實驗室的功能分區、房間布局及特殊工藝要求。重點考察實驗臺位置、大型儀器設備尺寸、危險化學品存儲區分布等情況,明確不同區域的排風量需求和氣流走向。例如,有機合成實驗室因頻繁使用揮發性試劑,需要更高的換氣次數;而微生物培養室則對潔凈度有嚴格標準。通過實地測量門窗開口位置、管道井預留空間等細節,為后續設計提供基礎數據支持。
根據前期調研結果制定專項施工方案,包含系統原理圖、設備布置平面圖、風管路由三維模型及節點詳圖。組織設計院、建設單位、監理方進行多方圖紙交底,重點核對支吊架承重強度、穿墻套管防水處理、防爆區域電氣隔離等關鍵技術節點。針對潔凈實驗室的特殊要求,還需規劃高效過濾器安裝位置與檢漏測試流程。
3.材料設備預驗收與倉儲管理
提前核查進場物資的質量證明文件,包括鍍鋅鋼板厚度公差、防腐涂層附著力檢測報告、風機性能曲線認證等。對定制化部件如變徑接頭、消聲器進行試組裝驗證,確保尺寸匹配度符合規范。建立分類存放區并設置防潮墊板,易燃型保溫材料應單獨隔離存放于陰涼通風處。
4.實驗室通風系統工程臨時設施搭建與安全防護
在施工區域外圍設置警戒圍欄和警示標識,搭建防塵網罩保護已完工裝飾面。高空作業前搭設滿堂紅腳手架并設置生命線,配備防墜落速差自控器。臨時用電采用三級配電兩級漏電保護系統,所有電動工具均需接地良好。針對原有建筑內的貴重儀器,使用防靜電屏障進行物理隔離防護。
5.人員資質核驗與崗前培訓
確認參與焊接、無損檢測等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有效性,組織安全技術交底會議講解施工風險點。開展實操演練模擬突發情況處置流程,如化學品泄漏時的應急排風啟動程序、火災報警聯動測試等。建立每日班前會制度,強調高空作業“三寶”(安全帽、安全帶、安全網)規范佩戴的重要性。
6.實驗室通風系統工程界面協調與工序銜接規劃
與暖通空調承包商確定風管交叉處的避讓原則,同給排水專業協商冷凝水排放路徑。制定詳細的進度計劃表,標注設備基礎澆筑、主管道吊裝、末端風口安裝等關鍵路徑節點。采用BIM技術進行碰撞檢查,優化綜合支架布置方案以避免不同專業管線打架現象。
7.環境適應性預處理措施
對于老舊建筑改造項目,先對結構承載力不足的部位進行加固補強。清除天花內積存的建筑垃圾,修補孔洞裂縫防止漏風。在潮濕區域提前布置移動除濕機控制濕度,避免金屬部件銹蝕影響后期絕熱施工質量。冬季施工時準備電伴熱帶預防PVC管道脆裂。
8.質量控制基準設定
編制《質量檢驗計劃書》明確各工序驗收標準,如風管連接處的密封性采用漏光法檢測、系統調試階段的噪聲級測定方法等。準備專用檢測工具包(風速儀、微壓計、粒子計數器),建立樣品封存制度留存關鍵節點影像資料。制定缺陷整改閉環流程,實行掛牌銷項管理制度。
